突出“三个坚持” 精谋金神镇“十四五”发展规划
时间:2020-12-14
来源:桐城市融媒体中心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当前的要务是凝聚各方智慧,编制好“十四五”发展规划。
“十三五”时期,金神镇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不优、重大项目支撑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要素保障依然趋紧,以及民生保障、社会治理依然存在薄弱环节等问题。金神镇要在“十四五”时期取得新的更大发展,为桐城发展添砖加瓦,我认为,必须突出“三个坚持”,精谋金神镇“十四五”发展规划。
一是坚持重点突破,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期间,金神镇必须积极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有机融合;要立足发展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机械加工、汽车配件、塑料包装、新材料等四大主导产业,加大政策引导力度,鼓励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引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精心打造百亿机械产业集群基地,放大规模和品牌效应;要充分发挥境内合安高铁桐城南站、无岳高速等重大交通工程的牵引效应,以及桐城工业重镇的区位效应和全国文明村镇的环境效应,打造招商新优势;完善园区功能,保障投入,加大园区水、电、路和绿化、亮化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园区承载力,打造特色优质园区。
二是坚持统筹兼顾,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统筹处理好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开发与保护、城镇与乡村的关系,切实把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好。要强乡村,壮大乡村产业,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不断延长产业链,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真正让农业就地增值、农民就近增收。围绕村级集体经济增收,积极争取上级涉农资金支持;因地制宜盘活村级资产资源,拓展村级收入来源。贯彻农村改革,深化农村“三变”“林长制”“河(湖)长制”、宅基地制度等改革,为乡村发展增添新动能。要优集镇,完善镇域交通网,实施桐城南站快速通道项目;推进镇政府驻地和中心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建成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设施;加快推进三产服务业发展,引导民间资本投资人才公寓、餐饮酒店、快递物流等配套设施建设,提升集镇人气和服务水平;巩固拓展文明村镇创建成果,突出精细化管理,着力构建长效机制。要美生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山论”,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捕,加大环境监管整治力度,坚决杜绝各类破坏生态环境问题的发生;谋划实施金神镇环菜子湖沿线区域综合治理、龙眠河金神段综合治理、滨河公园等项目;串点连线成片打造美丽乡村,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三是坚持民生为先,着力增加人民群众福祉。聚焦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现实问题,为民多做好事实事。要补短板,金神镇4年内遭受两次重大洪灾,导致万亩圩溃破,给群众生产生活和镇域经济发展带来影响。当前在做好灾后重建的同时,更要着眼长远、科学谋划,将万亩圩片区建设发展纳入“十四五”规划,积极争取对接一批重大水利建设工程,努力提升灾害防御能力。要夯基础,推进各项民生工程提标扩面升级;继续实施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扎实推进农村供水改革,强化供水保障和服务水平;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学校布局合理调整;做好卫生计生工作,以疫情防控为切入点,加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要强治理,坚定不移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积极开展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各级好人等评选表彰活动,大力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扎实推进乡村文化场地建设,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功能,丰富开展相关活动,活跃乡村文化;充分发挥农村“五老”人员作用,凝聚群众力量,把现代治理能力转化为发展能力。(张先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