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日报:桐城:盘活“两闲”资源 换来“真金白银”
时间:2022-01-25
来源:
冬日暖阳里,走进桐城市嬉子湖镇肖店村嬉湖印象生态园,干净整洁的公路边栽满了花草绿植,园内还设有农家土灶、四季花圃、户外拓展区等,前来观光、垂钓、野炊的游人每年有数千人次。昔日的荒地和“空心村庄”,现已变成集休闲观光、渔业体验、特色餐饮等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点。
“我们的用餐区,租的就是村民的闲置房屋。我们已经与附近10多户农户签了闲置农房承租合同,每年租金3000~4000元不等。接下来,我们将会统一规范设计,对闲置农房进行改造装修,将其打造成民宿,逐渐形成吃住游一体的旅游休闲园区。”该生态园运营总监朱立才说。目前该生态园已盘活闲置农房1200平方米,建设规模达到400亩,实现营业收入100万元。
随着城市化进程推进,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增多,桐城市作为全省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试点市,积极探索实践,通过引进企业、发展产业,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使闲置资源变成“真金白银”。
吕亭镇鲁谼山村位于桐北鲁谼深山区,村内山地广袤、耕地稀少,产业结构单一。地理条件限制决定鲁谼山村只能高效利用为数不多的现有土地资源,土地政策支持为该村盘活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提供了“点室成金”的新思路。
鲁谼山村板桥小学自2019年由桐城市教育局交付给鲁谼山村,作为村级集体资产,一直闲置“沉睡”。2021年,在吕亭镇农经站指导下,该村经“四议两公开”,9月对板桥小学进行出租挂网公告,9月29日由安徽壹品坊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3.51万元价格中标,与村集体经济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签约。这是该村盘活“两闲”的首次实践,为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下一步,该村将坚持“盘活利用、农民自愿、因地制宜”的原则,大力盘活“两闲”资产,在尊重村民意愿的基础上,结合山村独特的生态优势,尝试将部分闲置宅基地、住宅打造成民宿,发展旅游经济。
黄甲镇汪河村以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为契机,有偿使用在外务工村民闲置住宅、闲置学校,用作修建民宿、对外出租。2021年来,汪河村共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1800平方米,闲置住宅19幢,带动农民就业7户,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10万元,涉及19户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30余万元。
桐城市还通过“退出+要素保障”,助推城镇快速发展。桐城民营经济发达,城镇建设用地需求量较大。针对该市新渡镇、范岗镇、双港镇、青草镇等一些工业基础好、城镇化水平较高的乡镇受建设用地规模制约问题,桐城市积极引导农民有偿退出宅基地,2021年引导农户有偿退出宅基地64宗、13.46亩,补偿农户资金465.18万元,为各级重点工程顺利推进提供了保障。
2020年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桐城市共摸排出闲置农房6310宗、建筑面积79.8万平方米,闲置宅基地6277宗、面积93.2万平方米;累计流转闲置农房和闲置宅基地1631宗,盘活面积600余亩。(记者 查灿华 通讯员 潘月琴)
来源:《安庆日报》 2022.01.25 06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