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清明】回归“清明”,应力行文明低碳祭祀
时间:2022-04-04
来源:桐城市融媒体中心
又是一年清明到,追思先人忙祭扫。随着乡风文明的进步,采取“丝带寄哀思、鲜花代纸钱、书写时空信函”的祭祀方式,将清明节从烟熏火燎的陋习中解脱出来,成了许多人的自主选择。
在有些人看来,清明祭祀买纸币、鞭炮、元宝、纸扎的手机及房子、车子等千奇百怪祭祀物品,似乎买得越多越能证明“自己的孝顺与哀思”,事实却是,这些烧成灰的祭品仅是个人装点颜面、商家借机盈利的噱头。
清明祭扫,为的是缅怀先人、哀悼亡者、致敬先烈、感恩英雄,我们需要的是寄托自己的哀思和敬意,写一封时空信件告慰先人,以一束鲜花表达敬意,种一棵绿植用来纪念……选择文明低碳祭扫方式,抵制低俗祭祀用品和迷信行为,清明节才会真正回归“清明”。
清明节给了人们一个怀念与感恩的机会,我们在缅怀先人的同时,更应该珍惜当下。漫天飘散的纸灰、弥漫着火药味的空气、随处可见不能降解的塑料花等等,这些不文明的祭祀方式不仅会造成污染环境、资源浪费,并且存在火灾隐患。网上祭祀、植树扫墓、鲜花祭祖、开家庭追思会、撰写悼文等等,这些文明低碳的祭扫方式,既环保、节俭、便捷,又高雅、文明、时尚,应该成为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清明时节祭扫先烈、先人的首要选择。(刘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