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桐城绿色包装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走势
时间:2022-07-07
来源:桐城市融媒体中心
绿色包装产业是桐城“一软一硬”产业布局中的“软”,是就业人数最多、致富百姓最广、财税贡献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优势产业。目前,我市拥有生产、经销绿色包装产品的大小企业4000余家,其中获得食品级认证包装企业443家。绿色包装产业现有规上企业196家,2021年度累计实现产值达290亿元,同比增幅13%,2022年1至5月份实现产值115.5亿元,同比增长0.1%。预计到2025年,产值规模将达到550亿元,规上企业超过300家。
一、龙头重点企业及主导产品现状
经过多年发展,我市绿色包装产业逐步形成集原材料供应、注塑、吹膜、制版、印刷、制袋于一体的产业链,催生了金田高新材料、金科印务、同力新材料、百世佳、顺彤包装、格努博尔等一批产业链优质企业。主导产品包括:BOPP等高性能塑料薄膜材料(金田)、塑料软包装、铝泊多层复合软包装(金科印务)、特种塑料制品、生物基全降解塑料(同力新材料)、PLA、PBAT等新型可降解材料(强存塑业)、烟包(顺彤包装)、瓶盖(百世佳)以及各种传统塑料包装材料如PE、PP等,产品覆盖食品、医药、烟草、家电、机电等各个领域。
二、产业重点平台
桐城是“中国绿色包装创新试验区”“中国包装印刷产业基地”“中国塑料包装产业基地”“中国包装优秀产业基地”,并陆续建成国家级包装印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省缺陷产品召回管理技术中心等技术平台,拥有国家高分子质检中心、国家级备案众创空间、海峡创业孵化器各1家。产学研协同创新日益深化,目前行业企业已与10余家科研院所、高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建成江南大学与双港软包装产学研基地、西安理工大学与双新印刷包装技术创新基地等创新平台。
三、桐城发展绿色包装产业的主要做法
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我市推动绿色包装产业转型升级。通过编制出台绿色包装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绘制绿色包装产业产业链图谱和双招双引“施工图谱”,精准推进产业链招商,不断补链延链强链;坚持龙头带动、政策支撑、科技创新、营商环境等要素协同,努力实现绿色包装产业向绿色化、智能化、现代化发展。2022年5月,桐城经开区与安徽曙光同力生物降解材料公司年产30万吨生物降解改性专用料及制品项目成功签约,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标志着我市绿色包装产业在新型可降解材料领域上实现重大突破。
四、桐城绿色包装产业未来发展方向
一是聚焦高附加值塑料包装产品开发。发展绿色化、可复用、高性能的包装材料,低克重、高强度、功能化纸包装产品,高阻隔、选择透过、环境感知等塑料包装产品,注重包装产品在医药、化妆、烟草等领域的应用;二是拓展工程改性塑料产品应用。结合我市智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基础和布局,积极引入工程改性塑料产品生产企业,加强塑料产品在汽车内饰、轻量化底盘、注塑模具件、塑料部件等领域的应用,提升产业配套水准,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三是拓展功能膜产品市场应用,依托新材料的开发,拓展光学膜、选择性分离膜、传感用功能膜、高阻隔耐蒸煮膜等新型功能膜产品,丰富绿色包装产业产品类型,提升企业科技水平从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王振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