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高质量发展大家谈”征文】高质量发展若干畅想
时间:2022-08-25
来源:桐城市融媒体中心
通过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最主要是依靠招商引资,所以招商引资成为各个地方经济发展的“头号工程”。针对招商引资的论述可以说汗牛充栋,有什么产业链招商、乡贤招商、基金招商、以商招商,可谓是花样百出。
这些都是从招商引资应该做什么这个角度进行分析,今天换个角度说,就是招商引资我们不该做什么。一是投资过热行业的企业不能招。投资过热的行业往往会导致产能过剩,产能一过剩必然就会加剧竞争,很多企业会在行业产能出清的黎明之前倒下。二是造血能力持续差的企业不能招。连续三年以上依靠贷款等途径输血才能生存的企业最好不要招进来,因为本身没有造血功能的企业是活不长久的。三是过度多元化投资的企业不能招。过度多元化投资,说明这个企业没有定位,不能聚焦主业就没有比较优势,而多元化投资往往都是隔行投资,对一个不了解的项目进行投资那不叫投资,而是投机。只有避开这些招商的“坑”,才能提高招商的成功率,提高投资的成效,让财政资金、产业资本好钢用在刀刃上。
从根本上来讲,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最终还是要依靠生产率的提升,通过改进工艺、产品创新、产业升级往价值链的上游走,才能带来收入的可持续增长。因此我国经济学家高连奎就提出了“新三驾马车”(生产效率、交易效率和产品创新),这是基于供给侧的经济增长模式。从经济的角度讲,高质量就表示生产率的提升和创新能力,产品和服务创新代表着“质”,而生产率的提升代表着“量”。从社会角度来看,高质量代表着老百姓的体验感、获得感。社会高质量发展,可以从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提升出发。比如,通过政府主导引进大型医院进入桐城设立分院,提高老百姓就医质量;通过引入高校在桐设立分校,一方面可以留住部分高校人才,另一方面高校学生本身带来的消费需求同样可以提高经济活力。而一个地方在衣食住行方面的改善,可以不断增加这个城市的魅力和吸引力,为这个城市经济发展提高良好社会环境支撑,从而形成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一个地区发展得是否有质量除了常用的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等指标外,还可以通过外来人口增加、平均收入、债务收入比等指标来观测。最关键的是要能吸引外来人口,不仅仅是吸引高层次人才,对劳动力的吸引同样重要(主要是对工业经济和建筑业的支撑)。有经济学家说,房地产短期看金融,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从根本上讲,一个地区的房价最终还是要靠人口来支撑,特别是在吸引年轻人方面要加大力度,年轻人越多,城市越有活力。因为年轻人要结婚、生子,会带来婚庆、住房方面的强烈需求,间接带动婚庆、商品房等方面刚性需求。要吸引并留住年轻人,必须要有适合年轻人的产业生态。建议有关部门加紧顶层设计,加快服务业发展,特别是会计、税务、咨询、设计、电商、会展等第三产业发展,同时推动企业精准定位,加快产业分工,突出主营业务,主动将一些服务性业务外包出去,从而推动第三产业发展,尤其是将电商、竞价、网站维护、设计等工作外包出去,尽量做到能分离的业务尽量分离,从而聚焦主业,突出优势差异化发展。大力扶持人力资源中介公司,对引进外籍人口入桐就业一年以上的予以奖励,对引进的外籍人口在桐城就业三年以上并购房的予以表彰。同时政府部门也应有意识地将一些工作外包给第三方,拓宽服务业经营范围,增加服务业岗位。这部分分离出去的业务岗位可以更多地容纳年轻人就业,让年轻人容得下肉身安得下灵魂。(桐城经开区 鲍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