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高质量发展大家谈”征文】让绿色成为桐城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底色
时间:2022-09-24
来源:桐城市融媒体中心
走进今日的桐城,你能看到这样一幅幅画面:青山逶迤,绿水蜿蜒,老街新城交相辉映,黄发垂髫怡然自乐,无处不呈现出一派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欣欣向荣的景象。那么,是什么让这座依山傍水、文脉兴盛的千年文都重现生机、更胜往昔呢?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实际出发,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全局深刻变革,努力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桐城市立足新发展理念,以进军“全省十强”,打造“人文胜地、智造名城”为目标,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从生态环境建设着手,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桐城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增添动力、提供思路,让绿色成为桐城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底色。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高质量发展更添活力
生态兴则文明兴。党的十八大以来,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桐城市紧跟脚步,通过完善机制、加大投入、宣传引导和严格执法,坚定不移地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完善机制方面,桐城位于安徽省中部偏西南,“抵天柱而枕龙眠,牵大江而引纵川”,西北群山翠峦、峰岩叠嶂,境内湖泊星罗、河道交织。桐城市根据自身实际出发,在推行河长制的基础上,着力创新完善环保机制,探索建立了河(湖)长制、林长制、田长制和环境专项监督长制。从此,桐城境内每一条河、每一片林,每一个湖泊都有了专属守护者。
资金投入方面,“十三五”以来,桐城市财政累计投入环境污染治理资金10多亿元,筹资建成一系列污水处理设施,改造农村公厕,加强环境整治,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提供了有力支撑。
宣传引导方面,从企业单位到社区校园,桐城市充分利用科普宣传月、“6·5”世界环境日等节日和手机短信、微信等媒介宣传普及生态环保法律知识,推进环保设施向社会公众常态化开放。积极引导企业、组织、公民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使每个人都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者、推动者。
严格执法方面,桐城市强化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项目“三同时”等制度,把环保监督执法作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硬措施来抓,做到“双随机、全覆盖、严执法、零容忍”。近五年来累计处理各类环境信访投诉1700余起,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00余件,罚款400多万元,配套实施查封扣押案件52起,限产停产24起,移送公安机关行政拘留5起,刑事拘留10起。
实施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建立健全河湖长制、林长制,严格落实生态环保考核机制……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措施的落细落实,为桐城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也让桐城慢慢变成了一个青山常绿、绿水常清、空气常新的幸福城。
绿色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再添动力
30多年前,塑料包装在桐城问世,“两头在外,全靠脑袋”的桐城人从做塑料袋、买塑料袋开始,从无到有,把塑料包装做成了桐城的传统优势产业。然而,随着环保红线不断高抬和“限塑令”的提出,桐城塑料包装产业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是转型升级?还是被迫转行?是迎难而上?还是畏缩不前?
2021年,桐城市双薪产业园获评中国绿色包装创新试验区,桐城用行动告诉人们,包装产业绿色化发展是大势所趋,转型升级才是传统产业生存之道。近年来,桐城市委市政府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方式,促进塑料包装产业不断转型升级。2022年初,政府出台《关于促进包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传统产业集群绿色低碳化改造;“十四五”期间,桐城市又设立包装产业专项发展资金2000万元,依托城镇化和园区建设,重点支持包装产业转型升级、平台建设、产学研合作等,为桐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兴业如栽树,沃土培根,方能绿荫成片。如今,“绿色包装”已经成为桐城市两个“首位产业”之一。2022年9月,以“包装绿色生活,‘桐’创绿色未来”为主题的中国·桐城绿色包装产业发展论坛将在合肥举办,并作为2022世界制造业大会平行论坛亮相。这是绿色包装行业内的一大盛事,届时将邀请专家学者和业界翘楚为桐城绿色包装产业发展把脉,广邀社会各界来桐投资,推进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企业协作配套,推动桐城绿色包装产业不断转型升级,实现互惠互赢高质量发展。
绿色旅游勃然兴起,高质量发展出新思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返璞归真,回归大自然,远离城市喧嚣,拥抱健康环境的健康生活方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绿色旅游应运而生,并逐渐发展成为潮流。
钟灵毓秀的桐城自古就有“风景如画、山川秀美”之誉。以龙眠山人文山水区和孔城历史文化街区为重点的桐城文化旅游带和嬉子湖湿地生态旅游区、三道岩幽谷飞瀑旅游区、古洞岩战场遗址旅游区所组成的“一区三带”为桐城绿色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那么,该如何利用这些旅游资源为桐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呢?
首先,要加强绿色旅游的研究和专业人才的培训。绿色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
游形态,具有观光、度假、休养、科学考察、探险和科普教育等多重功能。发展绿色旅游业应当加强对其的研究,认识旅游业发展自身的规律性,合理开发绿色旅游资源,对旅游地环境进行科学的治理与保护,以求可持续发展;同时也要加强专业人才的培训,提高人员素质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为游客提供高质量服务,形成良性循环。
其次,政府要加强引导,提供政策支持。绿色旅游奉行的是可持续发展之路,发展绿色旅游要制定严格的环境治理标准,引导旅游地人民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保护旅游地的自然生态环境;提供资金与政策扶持,完善旅游地基础设施,鼓励旅游地居住者充分利用野生资源和乡土资源,开办民宿、农家乐等,既体现对资源的深化利用、提高附加值,又可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第三,健全旅游环保的法律制度和管理制度。政府作为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主要责任者,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律,积极开展培训,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加大政策管制力度,以确保绿色旅游走上依法管理的道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桐城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绿水青山出“颜值”,金山银山有“价值”。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环境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澎湃脉搏在这里交融,绿色发展让桐城步步靠近“山绿起来,人富起来”的美丽中国梦,不仅为桐城的经济增添了一份新的生机与活力,也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日益提升。
回望过去,桐城在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上摘下一枚枚桂冠,取得了骄人成绩,让绿色成为这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底色;展望未来,桐城也将继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不断推进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接续奋斗,踔厉奋发,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桐城市高考辅导学校 彭天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