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移风易俗,培育文明新风
时间:2022-09-27
来源:桐城市融媒体中心
崇尚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礼尚往来是我们传统习俗,也是亲朋好友间增进感情的一种重要途径。但是,近年来不少地区在婚丧嫁娶中大操大办、互相攀比,讲排场、比阔气等现象时有发生,带有迷信色彩的婚丧习俗也有所抬头,不仅加重了大家的经济负担,还扭曲了正常的人际交往。
当下,深化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全体教师,尤其是党员同志应进一步凝聚共识,积极探索新经验、新方法,共同深化移风易俗,推动形成良好家风、文明乡风、淳朴民风,厚植乡村振兴的文明沃土。
深化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要在思想上形成自觉。我们要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的阵地作用,因地制宜、因时而异去树立正确的乡风民俗,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让群众在思想上高度自觉,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深化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必须突出示范引领。党员干部要自觉抵制不良风气,践行厚养薄葬、勤俭节约等理念,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争做移风易俗的示范者、传播者和践行者。学校党支部要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在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中严格贯彻落实党纪党规要求,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带头执行移风易俗相关规定。
深化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要在树新风、扬正气上形成氛围。我们要持续用力,下足功夫,在潜移默化中让移风易俗观念深入民心,引导他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共建文明、健康、和谐的新风俗,凝聚崇德向善、奋进向上的精神力量;要破旧立新,倡导婚事新办;要摒弃陋习,倡导丧事简办;要崇尚节俭,倡导余事不办。
良好习惯需要我们自觉养成,社会文明需要我们共同创造。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在亲朋好友中作好表率,以实际行动为建设文明、和谐、幸福的美好乡村贡献力量,构筑起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新渡教育集团校老梅中心小学 章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