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移风易俗 弘扬时代新风”征文】搭建文明落地新平台,弘扬风俗移易新环境
时间:2022-09-28
来源:桐城市融媒体中心
桐城是一座精致而有文化底蕴的小城,行走在大街小巷,眼中所见皆是清新,耳中所闻全为惊喜。随处可见“正气、奉公、勤政、廉洁”等字样的公民公约悬于墙上,居民公共文化设施不断完善。搭建文明落地新平台,弘扬移风易俗新环境在不断实践与推进。
这是一次陋习的革除,更是一场精神的洗礼。在这场和风细雨的革命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更快更好地推进城市和乡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一、宣传移风易俗观念,铸魂文明新风建设。通过“宣传引导+典型示范”的模式,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场所,为移风易俗工作营造良好氛围。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宣传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动员村民改变过去办红白喜事时的攀比之风和不文明祭祀等行为。全市人民要充分认识到革除陋习、移风易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坚持厉行节约、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坚持“革陋习、树新风”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顶住他人的“舆论”压力,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不攀比、不铺张,敢于破旧立新。
想让观念深入人心,光靠宣传还远远不够,积极创设隐性教育环境也不失为好办法。
二、打造“一街一风俗”,塑形文明新风街。文明街是依托桐城文都古城的先天优势,利用市内特色小巷,例如东大街、六尺巷一带的小巷,将小巷按不同的特色布置花卉绿植,彰显文都风情,并将移风易俗的内容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出来,一街一主题,掩映于花卉绿植间,提高村民对移风易俗工作的知晓度、认可度,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发挥着陶冶性情、教化民众的作用,植入民淳俗厚的新风尚,同时也美化了城市环境,带动城市旅游业的发展。
这样寓教于乐,让“街”成为传播文明的窗口、弘扬新风的平台、教育民众的阵地,成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三、树立新风先进典型,厚植精神文明乡土。移风易俗工作助推社会风气的全面改善,既是物质环境整治,也关乎精神文明建设。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我们不仅要重视单个个体和家庭的精神滋养,还注重在整个社会营造崇德向善的氛围。发现“身边好人”,广泛开展“好媳妇”“好婆婆”“道德模范”“文明家庭”等一系列评选表彰活动,引导居民发扬勤劳质朴的传统美德,建设尊老爱幼、邻里互助的良好家风;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民众的文化生活。进一步厚植文明沃土,让崇德向善蔚然成风、民众文化丰富多彩、街容街貌整洁有序、文明新风沁润人心,不仅内化于心,还要外化于行,从而激发出助推城市文明建设的社会发展效能。
移风易俗,革除陋习,让文明新风在广袤的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让文明新风尚的种子播撒到千家万户。(桐城市实验中学 姜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