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移风易俗 弘扬时代新风”征文】清明祭祀应破陋习讲文明
时间:2022-09-29
来源:桐城市融媒体中心
清明,是人们缅怀英烈、悼念先人、祭扫已故亲人的时节,人们用各种方式寄托哀思,表达怀念之情。这本是情理之中的事。然而,每到清明祭祀时节,一些人在大街小巷烧纸放鞭炮搞祭奠活动,既污染了环境,又造成了浪费,同时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在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科学、文明、健康的祭奠方式,已经成为构建文明、创建和谐的新要求。学校,作为教育的主体,应首先担负起责任,以清明祭祀为重要切入点,引导师生文明祭祀,破除陋习,养成文明习惯。
树立文明祭祀理念。 学校利用教育资源,教育大家要共同珍惜和爱护家乡优美环境,树立起文明意识、科学意识、环境意识、安全意识和公德意识,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改掉在马路边、广场、花园、小区等处烧纸的不文明祭奠方式,共同营造优美的生活居住环境。
倡导文明的祭奠方式。在清明节期间,积极谋划措施,让师生参与社区、村居祭奠活动,用鲜花祭奠、网上祭奠、种植纪念树、召开家庭追思会等方式来寄托对已故亲人的哀思,营造安全文明祭奠的社会氛围。
培植厚养薄葬的道德观念。学校充分利用大思政课教育优势,引导师生转变观点,提倡老人在世时多多孝敬,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人去世后从俭办丧事,搞文明祭祀,不断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发挥党员率先垂范作用。学校党员干部要做告别陋习、文明祭奠的先行者、带头人,影响和带动身边的居民群众,还要主动地去引导和劝阻那些在马路、小区、广场、公园乱烧冥纸、乱放鞭炮的居民群众,崇尚文明祭奠方式,让人文环境更加和谐。(范岗龙河学校 李庆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