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移风易俗 弘扬时代新风”征文】除旧俗,树新风
时间:2022-09-30
来源:桐城市融媒体中心
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近年来,中央、省、市深入开展一系列破除陈规陋习、推动移风易俗、传播文明理念、涵育文明之风的行动,不仅让人民群众成为社会文明建设的主体,也成为了社会文明建设的受益者,为推动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当前,桐城市积极推动移风易俗,构建文明社会风尚取得积极成效。 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我们身边仍存在一些陋习旧俗 。因此,推进移风易俗正当其时也任重道远。
推进移风易俗,摆在当前最重要的是要做到让“口袋富”助推“精神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是促进乡风文明建设的前提。各镇村可以结合乡镇产业特色,积极培育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主体,推进农村土地入股、土地流转等多种经营方式,提升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水平,让百姓走上产业发展的致富路。同时也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发展特色产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百姓的思想观念也潜移默化地发生改变,积极发展好产业打造发家致富多元化以及多渠道,逐渐摒弃打牌、赋闲在家的陋习,积极学习种植、生产等新知识,寻找新的收入增长点,实现“冬闲人不闲”的目标。
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精神,更要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用榜样的力量引领社会新风,用先进的时代精神武装头脑,形成崇尚文明、勤俭节约的风气。同样在移风易俗工作中,群众看党员干部,要抓住重要“节点”,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引领示范作用,以正确导向和行为示范带领群众移歪风、易陋俗、立新风。要全面加强好人线索、先进典型摸排,深入开展政策宣传活动,深度挖掘身边的好人好事,利用媒体网站、道德讲堂、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等渠道,积极对“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进行宣传。此外,当前我市正在大力开展老年学校建设,学习的主体都是老人,他们普遍在基层生活,思想观念比较保守,对于一些移风易俗的具体要求认同度可能不高,这就需要我们抓住老年学校开班的关键时刻,完善老年教学服务和教学课程,促进老年学校与精神文明建设相互融合,让教育引导和氛围营造成为移风易俗工作的关键一环。
移风易俗,归根结底要落实到个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需要每一个群众真正参与其中?;冀诩蟀焓?、文明理事,通过移风易俗,净化社会风气,减轻群众负担,让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 可以广泛发动群众共同参与到乡风文明建设中来,让群众在“抢着干”“比着干”的鼓舞下推动移风易俗再上新台阶。把反对高价彩礼、反对婚丧事大操大办、反对铺张浪费等作为重要内容,严格执行婚嫁彩礼礼金、宴席等事宜的“限高”标准,要让先进文化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用新时代新文化的号召力力促群众实现“要我移”变成“我要移”。
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是个系统工程,只有持之以恒抓移风易俗,反复抓、抓反复,最终才能水到渠成。因此,机关干部既要认真走心,更要细致用心,要主动作为、带头作为、细致作为,让思想自觉引导行动自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更好地与社会相适应,让文明之花在社会各地竞相绽放。(桐城市林业局 杨玉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