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桐城新闻网 > > 专题 > 深入贯彻全市高质量发展总结表彰大会精神
桐城国轩新能源公司:“龙头”高歌猛进 激活“一池春水”
时间:2023-02-07
来源:桐城市融媒体中心
图为桐城国轩新能源有限公司厂区外景。
春潮涌动催人进,扬帆奋楫正当时。在刚刚召开的桐城市高质量发展总结表彰大会上,桐城国轩新能源有限公司满怀激情与信心,喊出了“抢抓产业机遇、全力开拓市场,助力桐城早日‘进十强、冲千亿’”的强音。与此同时,放眼会场外,桐城国轩生产车间内正加足马力赶订单,建设工地上正争分夺秒抢进度,处处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奋斗景象。
2021年10月,作为我国乃至全球知名的新能源领军企业,国轩高科选择携手桐城,拉开了桐城国轩故事的序幕。一期年产10GWh项目于去年8月8日正式投产,桐城制造的国轩电池自此出口欧美、进军南亚,走向国际化;二期年产30GWh项目于去年10月动工,目前已有二栋厂房钢结构完成吊装,预计今年第四季度投产。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350亿元以上。
国轩与桐城的“联姻”,缘起于情。企业家浓浓的桑梓之情、桐城市殷殷的重商之情,让政企同心、双向奔赴,促成合作种子生根发芽、枝繁叶茂。投资超百亿、建设规模40GWh的大手笔,使得桐城国轩一举成为安庆市“内搭平台、外联老乡”的里程碑式成果;签约即开工,8个月即投产的加速度,也为桐城项目投资、工程建设树立了鲜明标杆、积累了宝贵经验。
图为桐城国轩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角。
“项目的成功,离不开安庆和桐城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也得益于国轩内部精兵强将的调动、规章制度的保障,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桐城国轩公司董事长江平感叹道。为做好流程“减法”与效率“加法”,桐城国轩创造并实践了“秒办制度”,需要解决的问题不过“会”,当场就办、当场反馈、当场决定。从项目建设到经营管理,这一制度贯穿始终,从“挂在企业墙上”逐渐“融入员工心中”。
国轩与桐城的“联姻”,因势利导。看桐城,正紧抓合肥打造新能源汽车之都契机,加速建设区域协同配套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亟待引龙头、延链条;观国轩,双碳背景下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处于井喷态势,动力电池行业也随之迎来可遇不可求的风口期,更需提产能、拓市场。
“一子落”激发“满盘活”。桐城国轩的落地投产、扩能上产,带来明显的“磁场效应”。安徽华勤新型能源年产100万套新能源汽车塑料配件生产线、力翔新能源年产5亿套锂电池铝壳盖板生产线等一批产业链上下游优质项目纷至沓来,为桐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回望来路,面临厂区建设、设备安装、生产经营多重任务,桐城国轩顶住疫情压力、攻克难点、守住节点,用一个个阶段性成果,镌刻下了砥砺前行的铿锵足迹——3个月时间,完成单体厂房土建;4个月时间,实现110 KV变电站交付使用;2022年8至12月份,产能爬坡超70%,实现产值12.89亿元、营收11.05亿元、纳税1135.48万元……这些既彰显了国轩守正创新之能、拼搏争先之勇,也折射出桐城营商环境之优、政务服务之诚。
展望未来,江平表示:“桐城国轩作为国轩高科未来最大的电池制造基地,今年我们要聚力完成两大任务:一是让一期产能全面释放,二是要完成二期厂房、产线建设,抓住这一轮产业发展机遇。在市场方面,我们目标主要是国际市场,将着力提升产品品质,尽快导入目标客户,为桐城出口外贸提供一个较大的增量。”
图为桐城国轩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角。
秉承着“产品为王、人才为本”的理念,人才引进也被桐城国轩摆上重要日程,计划于今年招聘十名博士,三十名硕士,目前已有四名博士、二十多名硕士入职。此外,桐城国轩还与安庆师范大学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将在产学研用、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合作,为高质量发展增智赋能。
扎根桐城热土,搭乘行业东风,桐城国轩必将再创辉煌新业绩,政企同行必将再续共赢新佳话!(潘皓月 徐鑫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