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甲镇:“小菌棒”渐成富民“点金棒”
时间:2024-02-02
来源:桐城市融媒体中心
走进黄甲镇食用菌产业园,一座座黑色大棚在绿水青山映衬下格外显目,浓郁的菌香扑鼻而来,在智能化生产的加持下,大棚里菌棒上的香菇纷纷探出头来,丰收在望。
据石窑村党支部书记詹成祥介绍,产业园位于石窑村的“飞地”里,靠近城区,交通区位便捷。石窑村现与文都控股集团合作,由文都控股集团投资2600万元建设食用菌产业园,村集体负责运营。
黄甲镇因其自然条件优越,成为发展食用菌产业的“黄金地带”。为充分发挥产业优势、提升产业效益,黄甲镇不断加强食用菌生产基地建设。石窑村已与凯盛桐城现代智慧农业有限公司合作,通过完善食用菌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菌种繁育基地,加大加工技术投入,强壮食用菌全产业链。项目建成后,该镇菌棒生产、菌菇种植、加工包装、展览销售可形成闭环,产业园菌菇年产量预计近250吨、年销售收入近2200万元、年利润近750万元,可带动70人稳定就业,为兴业、富民、强村夯实了基础。
目前黄甲镇食用菌产业园建有种植大棚和室外种植基地,占地120亩,其中20亩智能温控大棚种植白木耳和高档菌菇,四季不断档,现种有6万棒羊肚菌、64万棒白木耳,一季可产菌菇干货8万斤。
为做强食用菌产业链,黄甲镇成立了食用菌产业党建联盟,并在全镇各村抽取4名精干人员,负责食用菌产业园的生产、管理和产品包装、销售等环节;该镇菇农自发成立食用菌协会,注册了“甲珍”商标,对食用菌等农特产品统一品牌、统一包装、分散经销。
在黄甲镇食用菌产业园里,正在这里务工的石窑村村民光义云说:“在这里干活,离家近,每月工资3000多元。有了这份收入,生活更有保障,觉得很幸福。我很幸运,能拥有这份工作。”
小小菌菇,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民生。黄甲镇正在探索食用菌产业发展新路子,带动群众兴业致富,筑牢乡村振兴基石,让“小菌棒”成为保障群众稳定增收的“点金棒”。(高荟婷 储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