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桐城新闻网 > > 专题专栏 >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行动
青草镇:凝聚代表力量 共建美丽乡村
时间:2025-05-06
来源:桐城市融媒体中心
初夏时节,青草镇朝阳村文化广场上,村民们正围坐在新建的休闲长廊里热议村庄新貌。自“宜居桐城”行动启动以来,青草镇人大累计召开村民座谈会124场次,发动群众筹资筹劳,推动拆违拆旧,镇域人居环境实现美丽蝶变。
多维宣传聚共识,全民参与氛围浓。“这个短视频拍得真好,把咱们镇的变化都展现出来了!”村民王阿姨指着手机屏幕连连称赞。该镇人大采用“线上+线下”立体宣传模式,线上通过村民微信群、抖音等平台推送整治成效短视频,其中市人大代表汪斌创作的《宜居桐城青草行,美丽庭院我来讲》获得大量点赞转发;线下则组织“板凳会”“庭院恳谈会”124场,发放图文并茂的《人居环境整治手册》4200余份,同时实行“代表联户”机制,开展入户走访2517次,确保政策宣传全覆盖。
先锋示范破难题,环境整治见真章。“作为人大代表,我们必须带头行动!”该镇人大代表李新龙一边清理自家院子,一边动员周边邻居。该镇人大建立“代表领办制”,27名市镇两级人大代表率先清理自家庭院、拆除私搭建筑。在他们的带动下,全镇累计整治沿街商铺19家,拆除危旧房屋5间、违建棚屋7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困扰村民30年的江岭村老窑厂危房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为确保整治成效,该镇人大还实施“红黄蓝”三色督办机制,对重点难点问题实行挂图作战。
乡贤反哺添动能,多元共治保长效。走进梅城村,新修建的花坛里鲜花盛开,分类垃圾桶整齐摆放。这些变化得益于镇人大建立的“乡贤+代表+群众”联动机制。乡贤们不仅积极建言献策,还带头捐资出力。市镇两级人大代表也纷纷行动,累计捐款4700元用于购置环卫设施。“现在我们村的环境好了,大家都自觉维护。”村民刘大姐边说边把垃圾分类投放。该镇通过建立长效管护机制,真正实现了“整治一片、提升一片、管护一片”的目标。
如今,漫步在青草镇,整洁的街道、别致的“口袋公园”、规范的垃圾分类设施,处处展现着人居环境整治的成效。该镇人大主席方红兵表示:“我们将继续深化‘宜居桐城’行动,让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惠及每一位群众。” (林子雄)